2025年8月30日下午,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讲师、硕士生导师郭双枫应学院邀请,作了题为《融合数据驱动-物理仿真的层状滑坡演化机理与动态监测预警研究》的学术报告。学院2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。
报告伊始,郭双枫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在母校求学的难忘岁月,勉励同学们要珍惜当下优越的学习环境,坚定理想与信念,在科研道路上不惧困难与挑战,勇于攀登学术高峰,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和事业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随后,在学术分享环节,郭双枫以“融合数据驱动与物理仿真”为主线,系统介绍了在层状边坡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与创新成果。报告内容涵盖研究背景、层状边坡有限元程序构建、层状不排水与排水条件下的稳定性状态及破坏机理、边坡稳定性概率分析方法、边坡早期识别与预警技术以及失稳模式与治理措施等六个方面,层次分明、逻辑清晰,充分展示了理论探索与工程实践的有机融合。郭双枫结合丰富的算例数据和图像资料,运用可视化手段生动展现了复杂的研究成果,使层状滑坡的演化机理和动态监测预警技术更加直观易懂。报告既有学理深度,又有工程实践的案例支撑,内容充实、重点突出,对拓展师生学术视野、提升科研思维具有重要启发意义。

最后,郭双枫还针对同学们普遍关注的考研与就业问题,结合自身求学与工作的经历,给出了全面中肯的建议。勉励同学们,无论选择就业还是考研,都应在人生道路上踏实前行、稳健积累,同时敢于追梦、勇于突破,在迎接挑战中不断实现自我成长与价值提升。
此次学术报告内容翔实、交流热烈,有效拓展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,坚定了其专业信念与职业理想,激发了同学们对土木工程领域的科研热情与使命担当。
报告人简介
郭双枫,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讲师,硕导,主要从事岩土工程与防灾减灾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。本科就读于天水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,西安理工大学硕博连读(师从李宁教授),期间有2年时间公派至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(Colorado School of Mines),师从D.V. Griffiths教授,并于2021-2023年南京工业大学完成师资博士后研究工作。具有丰富的海外学术经历和工程实践背景,曾在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主持或参与20余项横向课题,并在美国高校担任助教。研究聚焦于滑坡灾害的评价预测、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,边坡的稳定性与失稳机理,岩土工程概率分析,以及隧道围岩稳定性与支护结构的数值仿真。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,完成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、江苏省科技厅“双碳”子课题、多项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。发表论文28篇,其中SCI 18篇,EI/核心期刊10篇,含TUST、Acta Geotechnica、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等TOP期刊。授权发明专利9项;出版专著1部;入选2022年第一批“江苏省卓越博士后人才计划”。担任Geosciences期刊编辑等多个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审稿人,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、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等多家学术组织会员;曾获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全额奖学金、西安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荣誉;在教学方面也多次获得校级竞赛奖项,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,发表教改论文1篇,微课比赛获校级二等奖,授课竞赛院级二等;指导5项本科生大创,1项推选国家级,2项推选省级项目;指导本科生授权专利3项,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11篇,二区以上4篇。
(撰稿:康卿瑜,审核:吕向明,编辑:朱丹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