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我院邀请,2019年9月23日下午,兰州交通大学赵建昌教授在我校三号报告厅作报告。报告由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吕向明主持,师生共200余人参加。
报告会中,赵教授主要从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试验、设计与施工;世界最大转经筒的结构设计;既有建筑物(钢筋混凝土结构)耐久性提升和修复技术现状与展望三个方面内容进行详细讲解。他通过对缓凝砂浆、缓凝结预应力张拉摩阻试验研究、缓凝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试验研究、马宁寺转经筒设计以及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钢筋的腐蚀的具体讲解,使大家深刻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的特性和原理。
会议进行2个多小时,赵教授的报告分析到位,思路严谨,极大的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。
赵建昌教授简介:
赵建昌,男,1962年1月生,工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,甘肃省政府特聘科技首席专家,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,甘肃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专家,甘肃省“555”创新人才工程“第二层次人选。
1、学习经历
1983年,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,获学士学位。
1986年,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桥梁隧道及结构工程专业,获硕士学位。
2007年,毕业于上海大学结构工程专业,获博士学位。
2、主要奖励
主持完成了甘肃省科学基金项目3项,甘肃省科技攻关课题3项,铁道部科技计划项目2项,获甘肃省建设厅科技进步奖8次,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5次, 发表论文30余篇,出版教材及专著3部,部分成果被纳入甘肃省建筑结构标准,主持完成多项大型公共建筑结构设计项目2次获甘肃省优秀设计奖。
(1)主持完成的“高烈度区筒中筒结构弹塑性时程反应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估”(甘肃省基金课题),获得2006-2007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2等奖;
(2)主持完成的“8度抗震区异形柱框架抗震设计方法研究”(甘肃省攻关课题),获得2001-2002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3等奖;
(3)主持完成的“波纹拱形屋面结构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(甘肃省攻关课题),”获得2002-2003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3等奖;
(4)主持完成的“高层建筑超级元方法及其应用研究”(甘肃省基金课题),获得1998-1999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3等奖;
(5)主要参与(第三完成人)完成的“富硅矿物超细粉末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(铁道部科技计划课题”,获得1998-1999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2等奖。
编辑:朱丹丹